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《重点行业VOCs综合整治计划》(环大气[2019]53号),重点区域应组织本地VOCs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开展“一厂一策”(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行动)。
近来,针对vocs废气处理的治理控制,不少地区发布了编制VOCs的一厂一策或按照一厂一策的方式进行,用于VOCs治理效果评估,如最近几天安徽省近期发布:梳理全省41500多家涉VOCs排放企业,对需开展VOCs治理的项目,常熟:7月10日前,对VOCs治理“一厂一厂一”进行现场审核,那么VOCs“一企一策”的全面整治将发现哪些问题?以下结合一项调查进行梳理,调查者在2018-2020年期间,对珠三角某市73家重点企业的VOCs治理方案进行了“一企一策”综合整治方案评审及效果核查评估工作,包括家具制造工业.化学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业.电子元件制造业.表面涂料工业.印刷工业.橡胶及塑胶制品工业.人造板制造工业等。在这些企业中,家具制造企业约占47%。具体做法包括:组织实施方案评审、现场核实、人员访谈、专家验收等,对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要求,全面梳理企业在VOCs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具体如下:
1.涉及VOCs的原辅材料统计不实。
VOCs“一企一策”项目评审结果表明,部分企业对原辅材料涉及VOCs使用量的统计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漏项。经过实地核查,经环境影响评价文件.企业在VOCs中的原辅材料存放量.涉及VOCs的设备数量.涉及VOCs工艺作业时间等信息进行校对匹配,结果表明,一些企业涉及VOCs的原辅材料使用量统计数据偏小,个别企业存在数量级差异。在进行VOCs“一企一策”综合整治之前,必须进行VOCs项目评估。
2.VOCs含量低的原辅材料来源替代进展缓慢。
研究了各企业原辅材料在低VOCs来源替代方面的可行性。一些企业的原辅材料来源低VOCs含量较低,其主要原因是生产成本上升,产品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。在家具厂中,典型的家具制造企业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底层喷漆.喷漆等工序,油漆底喷工艺若采用水性涂料等低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,水溶性溶剂就会渗入木结构的深层,造成木材表面含水率增加,底漆干燥时间延长,产品质量下降,如底漆工序用紫外线固化,就需要配置相应的UV光固化生产设备;如果用水性涂料等含VOCs含量较低的原辅材料源取代,容易导致产品表面光泽度降低,硬度降低,影响产品的销售。